未来,[玖洲] 将持续深耕电源适配器安全技术研发,计划在下一代产品中加入 “过载自动恢复”“雷击防护” 等进阶功能,以更严苛的标准、更创新的专属技术,为用户提供 “零风险” 的用电体验,让安全成为每一款 [品牌名] 产品的核心标签。
|
技术模块 |
参数类别 |
品牌标准 |
对比 / 参考 |
核心优势 |
|
自研 SAFE-CORE 安全芯片 |
动态监测频率 |
每秒 1000 次(监测电压 / 电流 / 温度) |
传统芯片:每秒 50-100 次 |
实时捕捉异常,避免 “延迟保护” 风险 |
|
|
保护响应时间 |
0.01 秒 |
传统芯片:0.1-0.5 秒 |
响应速度提升 10 倍,毫秒级阻断安全隐患 |
|
|
监测参数范围 |
输入电压:85V-265V输出电流:0.1A-10A工作温度:-20℃-130℃ |
覆盖全球主流电压,适配多设备电流需求 |
适应不同地区用电环境,兼容笔记本 / 打印机等多类设备 |
|
耐高温防漏电外壳 |
材质成分 |
耐高温阻燃 PC + 玻纤增强材质(玻纤含量 20%) |
普通 PC 材质:无玻纤添加 |
抗变形、抗冲击,长期使用不易开裂 |
|
|
耐温上限 |
150℃(短时耐受) |
普通 PC 材质:100℃-120℃ |
耐高温性能提升 50%,应对极端满负荷工况 |
|
|
满负荷表面温度 |
≤45℃(连续 72 小时满负荷工作) |
行业平均:55℃-65℃ |
避免用户触碰时烫伤,降低高温老化速度 |
|
|
漏电电流控制 |
≤0.1mA |
国家标准:≤0.75mA |
远低于国标,物理层面杜绝漏电风险 |
|
六重严苛质检流程 |
1. 元器件筛选 |
所有核心元件(芯片 / 电阻 / 电容)需通过 1000 小时稳定性测试 |
行业常规:500 小时测试 |
从源头剔除劣质元件,减少后期故障概率 |
|
|
2. 电路焊接检测 |
AI 视觉检测(识别精度 0.01mm)+ 人工二次复检 |
行业常规:仅 AI 检测或仅人工检测 |
避免虚焊、漏焊导致的接触不良 / 短路问题 |
|
|
3. 电气性能测试 |
模拟 110V/220V/240V 电压环境,连续 24 小时循环测试保护机制触发准确性 |
行业常规:仅测试额定电压(如 220V) |
适配全球用电环境,确保不同电压下保护功能均有效 |
|
|
4. 高温老化测试 |
60℃恒温箱内,满负荷工作 72 小时 |
行业常规:45℃/48 小时 |
验证长期高温工况下的稳定性,避免 “短期安全、长期失效” |
|
|
5. 跌落测试 |
1.5 米高度(水泥地面),6 个面各跌落 1 次,外壳无破损、内部电路正常 |
行业常规:1 米高度 / 3 个面跌落 |
提升日常意外跌落的抗损能力,延长产品寿命 |
|
|
6. 出厂终检 |
逐台测试:① 绝缘电阻≥500MΩ② 漏电流≤0.1mA③ 温升≤45℃ |
行业常规:抽检(抽检比例 10%-30%) |
100% 全检,拒绝 “抽检合格、单台隐患”,确保每台产品安全 |